首页 > 电子元器件 > 滤波器

08 01 2023

半年报寻宝图!美容美妆行业真赚钱所有玩家都血赚;滔滔两岸潮电子制造业“谁负谁胜出天知晓”

相关产品推荐

  网络广为流传的消费能力排名:女性小孩老人宠物男性。

  从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看,也确实如此,尤其是以女性为核心目标市场的大美容行业,爱美客、昊海生科、珀莱雅等业绩继续高歌猛进,完全不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。

  爱美客(300896.SZ),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医疗美容产品企业,产品有基于透明质酸钠的系列皮肤填充剂、基于聚乳酸的皮肤填充剂以及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。

  产品形态分为溶液类与凝胶类,其中,凝胶类产品中“含左旋乳酸-乙二醇共聚物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”(商品名:濡白天使)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。

  2022年,凝胶类注射产品营业收入6.38亿元,同比增长65.6%;而原主流产品溶液类注射产品的营业收入只有12.93亿元,增速下降至23.6%。

  从这个角度看,新品上市对营收增速的贡献很大。截止2022年底,在研项目中,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完成Ⅲ期临床试验。能否通过临床试验并顺利获准上市,或将影响未来一个时间段业绩增速。

  没错!风云君说的是排名!爱美客在市值风云吾股大数据的评分排名非常靠前,并且连续几年排名上升。

  公司于2023年8月3日发布今年中报业绩预告,盈利9.35亿元至9.95亿元,同比增长60%至70%。公司解释业绩增长主要是在营销端和产品端持续发力,业绩取得较大幅度增长。

  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6.3亿元,同比增长46.3%;实现归母净利润4.1亿元,同比增长51.2%。

  自2019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增长,在今年严峻形势下,爱美客扣非净利润仍有60%以上的增速,远超市场预期。

  从销售均价看,原有的溶液类注射产品价格单价变更不大,2022年较2021年会降低;而新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营销售卖单价涨幅明显,2022年达863元/支,较2020年涨了一倍。

  各位富婆老板娘对照下在美容整形机构的“投入”是多少。据风云君观察,爱美客系列新产品在整形医疗机构的报价至少是销售均价的10倍至15倍。

  2023年3月,爱美客发布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,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1.73万股,占总股本0.19%,其中首次授予占比80%,预留20%,授予价格为282.99元/股,面向141名董事、高管、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。

  激励目标以2022年为基数,2023-2025年收入增速不低于45%、103%、174%,或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不低于40%、89%、146%(收入、归母净利润选其一)。

  至于能否实现股权激励的业绩目标,董事似乎并不关心,因为在股权激励方案公布半个月后就宣布减持了。

  2023年4月18日,该公司董事王兰柱宣布将减持不超过164.59万股(即不超过股份总数的0.76%),按当日收盘价550元/股测算,顶格减持套现金额超9亿元。

  自2020年9月上市以来,公司就获得机构投资的人的追捧,持股数占流通股本比例较高。

  其中,2022年四季度持股数达4515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43.4%,公募基金持仓合计3944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37.9%,但随后两个季度明显减少。

  截止2023年6月末,161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1973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18.95%,较一季度末2336万股减少363万股,连续两个季度持仓数下降。

  从单季度股价涨跌幅看,机构加仓明显的季度,股价上涨明显,机构减持则股价下跌,公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减持爱美客股票,使得该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下跌。

  与公募基金快进快出不一样,北向资金在最近两个季度持仓爱美客较稳定,维持在800万股上下。

  昊海生科(688366.SH),从事眼科、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、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等业务。其中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是公司主体业务之一,收入占比30%左右。

  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最重要的包含玻尿酸真皮填充剂、表皮修复基因工程制剂等,昊海生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玻尿酸生产商之一,与华熙生物(688363.SH)、爱美客在整形美容领域是竞争关系。

  昊海生科2022年度报告披露,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,进入注册申报阶段。

  该产品使用天然产物为交联剂,降解产物为不能合成的人体必需氨基酸,相较于传统化学交联剂,具有更加好的远期安全性。此外,无痛交联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产品、加强型水光针产品,处于注册检验阶段。

  2023年8月17日,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,营业收入13.13亿元,同比增长35.66%;归母净利润2.05亿元,同比增长189%,接近业绩预告增长上限;扣非净利润1.88亿元,同比增长253%。

  从收入构成看,“医美”产品4.85亿元,同比增长47.5%,并且该大类业务占比达37%,超过眼科产品的36.7%;眼科产品在上半年营收4.80亿元,同比增长35%,增速低于“医美”产品。

  公司解释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度增长的原因系去年基数低,2022年3月至5月期间上海地区的生产型子公司生产经营停滞,以及2022年上半年对美国子公司AarenScientificInc.业务的商誉及非货币性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。

  此外,2023年上半年,医药终端市场逐渐回归常态,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均正常开展生产经营,经营情况平稳上行,产品销量、收入同比大幅度上升,特别是医美玻尿酸产品的销售情况表现良好。

  该公司第三代玻尿酸产品“海魅”,凭借具备无颗粒化及高内聚性的特性,在今年上半年快速放量,实现出售的收益1.15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达377%。

  尽管业绩持续增长,但依然阻挡不了实控人和高管们为了改善生活而抛售股票:截止2023年7月4日,有统计数据的记录,该公司实控人控制企业、公司高管累计抛售超479万股,套现金额超过6亿元。

  2023年二季度,昊海生科股票遭遇机构投资的人抛售,仅5只公募基金持仓该公司股票,合计201.5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1.46%。公募基金连续2个季度减持。

  除了公募基金抛售该公司股票外,“北向资金”也在减持,从3月末的137万股降至8月17日的63万股,持股数5个月时间减少一半。

  截止成文时,A股中医美领域另外一个企业华熙生物(688363.SH)没有发布业绩预告,无法获知该公司业绩情况。今年一季度经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营业收入13.05亿元,同比增长4%,归母净利润2亿元,同比增长0.37%,扣非净利润1.51亿元,同比下降17.4%。

  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2.63亿元增长至2022年63.59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49.8%,同期扣非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.3%。

  国内化妆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的珀莱雅(603605.SH),产品有护肤、彩妆、洗护、高功效护肤等,是成长性最高的国产化妆品企业之一。

  该公司在市值风云吾股大数据上的排名也很靠前,并且最近几年排名呈上升趋势。

  2023年8月3日发布2023年上半年经营数据,营业总收入35.45亿元,同比增长35%;归母净利润4.90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65%。

  公司解释业绩增长原因:进一步深化“多品牌、多品类、多渠道”策略,继续夯实“大单品策略”,旗下各品牌销售势头向好,实现稳定增长。

  珀莱雅业绩自2018至2022年也是连续4年增长,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8%、30%。

  自2020年以来,“北向资金”持续加仓珀莱雅,从2020年1月初的50万股加仓至2023年8月17日的8187万股,期间持股票比例最高达24.16%,接近外资持股票比例不超过30%的限额;“北向资金”在珀莱雅上的持仓市值一度超过百亿。

  伴随“北向资金”开始加仓,珀莱雅股价从2020年1月初的44元/股左右(除权后价格)一路上涨,最高突破135元/股(除权后价格);这又是一个“北向资金”重仓并爆赚的案例。

  今年5月29日,珀莱雅每10股转4股,随后“北向资金”开始减持该公司股票,截止2023年8月17日,持股票比例从5月末的23.8%降至20.8%;而国内公募基金则是从一季度开始减持,并延续到今年二季度末,持股比例从年初的12.08%降至6月末的5.56%,减持力度很大。

  2020-2021年,笔记本需求爆发; 随后,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而带动汽车电子需求井喷,在全球产能恢复后,2022年下半年则进入一轮高库存周期; 然后,Chat GPT席卷全球又带动AI服务器及相关元器件的需求。

  但是,因消费电子领域一直未再出现大爆款,而使得整个电子制造产业较为低迷。从今年半年报看,电子制造产业中有业绩继续增长的,也有盈利下滑的。

  (一)工业富联:AI服务器正式出货机构投资的人扎堆加仓 01 营收小幅下降,扣非净利润增长

  从单季度盈利看,2023年二季度42.46亿元,创2018年以来,二季度单季最高记录;环比2023年一季度34.35亿元的增加23.6%,同比2022年二季度的38.44亿元高10.4%。

  上半年,该公司服务器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5%(2022年毛利率3.96%),主要受益于Chat GPT等生成式AI应用持续升温,全球算力需求激增,使得客户对AI服务器需求增加,并且今年开始为客户开发并量产英伟达的H100及H800等高性能AI服务器。

  通信移动网络设备及相关。该公司通信移动网络设备及相关包括数据中心、企业网络、无线网络设备与终端精密结构件等产品。2023年上半年,高速交换机、高速路由器分别提升70%、95%;其中,400G交换机出货迅速增加,800G交换机产品亦已进入新产品导入,预计2023年下半年将贡献营业收入,并自2024年起开始放量。工业互联网业务未披露具体数据,不做展开。

  截止2023年6月末,工业富联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172.16亿股,占流通股本的86.93%,证券交易市场流通股本13%。

  当期末,共计316只基金持有工业富联5.5亿股,占流通股本的2.78%,持股数较3月末增加3.44亿股,环比增幅超过160%;公募基金持股数创工业富联上市以来新高。

  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加仓,使得工业富联在二季度出现一轮大涨,区间最大涨幅超过80%,在2023年上半年区间最大涨幅接近180%。

  在该公司股票价格启动前的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,“北向资金”提前加仓工业富联股票,期间累计加仓超过1亿股;工业富联股价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快速上涨,“北向资金”在次期间大幅减持,实际做到了高抛低吸。

  6月末,“北向资金”持有工业富联5.25亿股,占流通股本的2.65%,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列表的第六位,比一季度末持股增加1.06亿股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7月1日至8月15日,“北向资金”持仓变动较大,期间累计交易1.53亿股。截止8月15日,“北向资金”持股数增至5.45亿股,较6月30日增加2000万股。

  AI服务器的需求爆发直接带动了服务于PCB板的需求,鹏鼎控股作为工业富联重要的PCB供应商自然受益,接下来了解鹏鼎控股上半年的经营业绩。

  该公司是国内通用印制电路板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2017年-2022年连续六年位列全球最大PCB生产企业,下游客户分布在消费电子、通讯电子、计算机、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、医疗器械等领域。

  作为“电子科技类产品之母”的PCB行业,是整个电子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基础材料。所以,管中窥豹,从鹏鼎控股的业绩表现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消费电子、通信电子等行业的景气情况。

  目前,鹏鼎控股在市值风云吾股大数据上的排名非常靠前,从评分看,其远高于行业中位数。

  鹏鼎控股(002938.SZ)在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.35亿元,同比下降18.7%,扣非净利润7.4亿元,同比下降45.9%。

  需要指出的是,上半年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14.26亿元,扣非净利润虽然下降很多,但主要是账面利润下降,对经营性现金流无显著影响,当期末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.63亿元,是净利润8.12亿元的5倍。

  从单季度看,2023年一、二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.67亿元、48.68亿元,同期营业利润分别为4.68亿元、3.20亿元,二季度营收和利润环比下降幅度均超过25%。

  从收入构成看,今年上半年,鹏鼎控股通用板业务小幅增长并且毛利率上升近2个百分点,但是,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降幅超过50%,毛利率下降近5个百分点。

  结合该公司历年的营收规律看,上半年营收占全年营收的1/4到1/3,因此,下半年是关注的重点。

  7月经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3年7月合并营业收入为21.78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减少20.83%;该降幅较2023年6月-35.5%有所收窄。

  在半年报上,该公司做了展望,预计随行业去库存的结束,行业周期探底回升以及下半年行业旺季的到来,短期业绩压力将得到缓和。

  预计2027年全球服务器及存储器用PCB的产值产值达到142.8亿美元,2022至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.6%,增速快于其他PCB品类;预计2028年,车用PCB用量将比2022年增加50%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公募基金持仓鹏鼎控股大幅度减少,2023年二季度末,仅14只基金持有该公司股票,合计1707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0.75%,较上一季度减少5000万股。此外,社保基金持仓2000万股,较一季度末小幅增持100万股。

  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有18.23亿股,占流通股本的80.1%,环比上一季度小幅下降;股东户数呈现增长趋势,6月末,为85267户,较一季度末增加20232户,增幅超过31%。

  从公募基金持仓减少幅度和股东户数增加情况看,鹏鼎控股短期内遭到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的人大幅抛售。

  鹏鼎控股的客户除了工业富联,还有环旭集团及其子公司环旭电子,后者系A股大型电子制造企业,在2020至2022年的新冠疫情中业绩大爆发。

  环旭电子(601231.SH)是全球规模较大的电子制造企业,2021年营业收入排名全球第十二位。

  作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电子制造企业,其业绩变动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反映出电子制造产业景气情况。

  新冠疫情引发笔记本电脑、通讯产品在2020年、2021年需求爆发,而2022年则是汽车电子爆发。环旭电子营收规模在2020年至2022年先后突破400亿元、500亿元、600亿元大关,几乎每年的收入规模增长都在百亿级别,部分企业在疫情中倒掉,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在疫情中快速壮大。

  2023年7月27日,环旭电子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快报,上半年营业收入268.66亿元,同比下降7.17%;盈利8.54亿元,同比下降30%;扣非净利润6.94亿元,同比下降36.6%。

  从单季度经营数据看,2023年第二季度合并营业收入138.67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.47%,较第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环比增加6.69%。

  分产品看,云端及存储类产品、通讯类产品收入大幅度地下跌,降幅分别为35%、13.7%,而后者是环旭电子的第一大业务,上半年营收92.85亿元,是其营收下滑主要因素。

  通讯类产品有无线通讯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无线通讯系统级封装模块(SiP)、系统级物联网模块、物联网模块、远距通讯低功耗模块、企业级无线路由器等,下游客户集中在通讯产品制造企业,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。该业务在经历4年迅速增加后,今年有所下滑。

  具体看,云端及存储类产品有主板产品和存储和互联产品,主板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服务器主板、工作站主板、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SiPSet模块等,存储和互联产品消费型产品固态硬盘(SSD)和企业高阶交换机、网络适配卡等。

  该大类产品在2021年、2022年大幅度增长后也出现非常明显下滑情况,短期看这种趋势难以扭转。

  该公司消费电子类和工业类继续延续增长,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.2%、3.1%。

  环旭电子在业绩快报上做了三季度业绩展望,预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接近20%,但同比降幅相比第二季度增大,全年营业收入同比降幅预计仍不超过10%;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相比上半年水平继续改善,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率水平与2021年同期情况接近。

  张虔生和张洪本两兄弟通过环诚科技和日月光半导体(上海)有限公司合计控制上市公司76.3%股权,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合计持股票比例在83%左右。

  需要注意的是,公募基金也大幅减持环旭电子,截止6月末,仅18只公募基金持有该公司股票,合计2215万股,占流通股本的1%;公募基金持股数较3月末减少近1000万股。

  北向资金持仓环旭电子股票短暂增加后又快速减少,从3月末的6700万股增加到6月末的8164万股,但是,7月份以来持仓快速减少,截止8月15日持股数降至6502万股,较6月末减少1660万股。

  电子制造业的传统旺季在下半年,伴随通信电子、消费电子等去库存的结束、行业周期探底回升,电子制造下半年的业绩应该比上半年好。

相关文章